目前绝大多数城市在计算房价时采用建筑面积进行计算,楼梯、走廊、入户大堂等公共部分面积被计入公摊面积,一方面导致实际可使用的套内面积低于建筑面积,另一方面由于不同建筑类型的公共部分建筑标准差异,导致不同项目间得房率会有所不同,在同样的建筑面积下实际可使用的套内面积也会产生差异。
因此采用套内面积计算的方式,能让房价更为直观的展现给购房者,一定程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强市场透明度,打消购房者对于公摊的疑虑,帮助购房者更好的进行购房决策,保障购房者权益。预计后续将有更多城市跟进落地,配套的一些计费标准、规则等也有望进一步完善。
从对房价的影响来看,改变计价方式对于房屋总价影响较小,但对于单价而言,部分项目或由于更改为套内面积计算,造成计算价格的住房面积下降,住房单价就会上涨。
另外,对于房价下跌的城市而言,将计价方式由建筑面积转变为套内使用面积,房屋单价有望保持不变甚至单价上涨,或能一定程度缓解房价下跌对于购房者预期的影响。
从对物业费的影响来看,当前物业费大多是按建筑面积来计算,如果换作以套内面积进行计算,收费单价也可能会相应提高,最终用房成本也不一定会降低。据报道,目前已落地采用套内面积计价的城市,如肇庆,物业费仍按原标准计算,取消公摊更多体现为交易环节的计价方式上。
从对房地产销售模式的影响来看,取消公摊、调整计价口径一定程度提升房企在销售过程中对于价格的调控灵活度,同时能让购房者更直观了解所购房屋的实际可使用面积大小,有利于购房者对于房屋价值的判断,也能一定程度减少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纠纷。(中指研究院政策研究总监陈文静)